2018-12-29 08:37:03 7008
聽聞微信又有大動作,身為新媒體小編的我著實被嚇得不輕。頻繁改版過后,我們的神經已經被微信搞得很脆弱。
但詳細了解微信的大動作后,我們甚是歡喜:高質量原創者的春天越來越近了。
12 月 3 日,微信公眾平臺進行「洗稿投訴合議小組」(以下簡稱“合議小組”)內測,初期將隨機邀請在微信公眾平臺堅持原創,且無抄襲違規記錄的首批個人作者加入,協助平臺對有爭議的“洗稿”內容進行合議。
“洗稿”內容經合議后,若被界定為存在洗稿行為,相關賬號將受到相應處罰。
微信越來越重視原創保護,并不斷加大對“投機取巧”者的打擊力度。微信團隊的初衷自然是好,但實際操作并沒有想象中那般簡單。
「合議小組」如何運作?
前文已經說過,“合議小組”初期隨機邀請堅持原創,且無抄襲違規記錄的首批個人作者加入,后續還可能會有其它用戶獲得邀請。
簡單來說,要成為“合議小組”的成員需要滿足以下條件:
硬性條件①:堅持原創(不知道是哪種程度的堅持,轉載過其他文章算不算)
硬性條件②:無抄襲記錄
硬性條件③:個人作者(企業號還不行,不知道以后行不行)
彈性條件①:隨機抽取(沒有運氣加入不了,不支持自主申請)
有了“合議小組”后,如何對存在爭議的“洗稿”內容進行合議呢?
微信平臺將從“合議小組”隨機邀請一定數量(未具體指明)成員參與「洗稿」投訴合議,合議邀請發出 24 小時后開始回收(48 小時截止)。
如果回收的結果大于等于 10 份,該合議結果有效。在結果份數有效的情況下,若大于等于 70% 的“合議小組”成員認為被投訴方“洗稿”,則最終結果判定被投訴方“洗稿”。
當然,“合議小組”的成員在審核時也不能隨意為之,關于“洗稿”判定,微信遵循以下幾個方面的標準:
看主題和觀點:就相同的主題在相同的角度表達一致的觀點。
看素材和細節:使用相似的非新聞素材,包括文字、圖片等。
看行文和邏輯 :雷同的表達方式或邏輯,包括內容結構、人物關系、推演思路等。
看內容產生方式:采用同義詞更換、語序轉換、段落變換、增刪非關鍵詞語等方式。
如此一來,微信相當于搭建了一個以內容為核心的“小法庭”。必須吐槽一下,微信的這波操作來得太晚了,很多公司都已經有“小法庭”機制。
五花八門的“小法庭”機制
盡管都是以判定事件為核心,以解決用戶糾紛為目的的機制,各個公司的“小法庭”體系卻風格迥異。我們來看一看都有哪些有意思的“小法庭”機制,他們都是如何運作的?
1)淘寶大眾評審
淘寶用于解決購物糾紛的“小法庭”叫大眾評審,只要使用淘寶滿一年,芝麻信用達 600 分就可以申請加入。
用戶加入之后,會默認進入“判定大廳”模塊,并且會自動彈出新手任務邀請,完成評測任務后能獲得公益點滴(公益點滴可用于愛心捐贈)。
需要注意的是,淘寶給每一位加入大眾評審團的用戶搭建了成長體系,只有用戶成長到擁有”共治共建勛章“階段,才能正式獲得評審資格。
在此之前,用戶需要不斷完成指定的任務,比如做一些測評任務(相當于考試題)等,來獲得經驗值(對應勛章)和點滴(公益),積累最終的評審資格。
2)網易云音樂“警員”體系
網易云音樂于 2016 年 5 月 24 日發表了《網易云音樂評論區規則》,對明令禁止的評論類型做出說明,明確了懲措施,還做了一套舉報違規評論的攻略。
圖片來源網易云音樂
2017 年 9 月 6 日,網易云音樂發布《網易云音樂警員征集令》,開始發動用戶加入“警員”,參與網易云音樂評論模塊的維護和管理。
同樣地,要成為“警員”也有很多限制條件(如下圖):
網易云音樂還給“警員”設置了成長體系,成長到不同階段的“警員”擁有不同權限,等級越高擁有的權限越多。此外,為了刺激用戶的參與欲望,網易云音樂還給“警員”提供了很多福利。
3)閑魚小法庭
閑魚為調解買賣雙方的糾紛開設了“閑魚小法庭”,在“開庭”前 72 小時內,買賣雙方可以提供證據,以便接下來的對證環節。
閑魚用戶只有達到 V4 等級且芝麻分 650 以上才有資格成為評審員。對同一個糾紛的評審,采取“ 17 人投票 9 勝”制。